关于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度水肿的题目有哪些,“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度水肿”的答案是什么。
1、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特点为()。
- A:先从双下肢开始
- B:易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且常随体位而移动
- C:为非可凹性
- D:因尿少而发生
- E:不会发生胸水
答 案:B
2、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最早出现的部位是()
答 案:
3、肾病综合征患儿全身高度水肿,主要的护理措施为
- A:严格控制水的入量
- B:低盐饮食
- C:高蛋白饮食
- D:肌内注射药物
- E:平整
答 案:
4、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8周内水肿消退,但尿蛋白仍+~++()
- A: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
- B: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高度)
- C:肾病综合征对激素部分敏感
- D:肾病综合征对激素依赖
- E:肾病综合征对激素耐药
答 案:
5、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停药或减量后2周内尿蛋白+以上,再用药或恢复用量,尿蛋白又转阴,两次以上()
- A: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
- B: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高度)
- C:肾病综合征对激素部分敏感
- D:肾病综合征对激素依赖
- E:肾病综合征对激素耐药
答 案:
6、肾病综合征水肿的病理变化是
- A:肝细胞对醛固酮和ADH灭活能力增强
- B:静脉压上升
-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 D:淋巴管闭塞
答 案:
7、肾病综合征水肿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 A:水钠潴留
- B:通透性增加
-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 D:淋巴和静脉回流增加
答 案:
8、肾病综合征出现水肿的特点是()
- A:下行性,凹陷性
- B:下行性,非凹陷性
- C:上行性,凹陷性
- D:上行性,非凹陷性
- E:向心性,非凹陷性
答 案:
9、肾病综合征水肿、严重高血压者应
- A:卧床休息
- B:绝对卧床休息
- C:室内轻度活动
- D:可以正常活动
- E:可以就近上学,避免体育活动
答 案:
10、对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不正确的是()。
- A:注意穿柔软宽松的衣服
- B: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C:避免静脉注射,改为肌肉注射
- D: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部位
- E:休息时注意变换体位
答 案:
11、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饮食应为
- A:正常蛋白质饮食1.0g/(kg.d)
- B:低蛋白质饮食0.4g/(kg.d)
- C:低蛋白质饮食0.2g/(kg.d)
- D:含大量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 E:高盐饮食
答 案:
12、肾病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
答 案:
13、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 A:低钠血症
- B:低钾血症
- C:氮质血症
- D:低蛋白血症
- E:高胆固醇血症
答 案:
14、肾病综合征产生全身性水肿的机制。
答 案:该病患者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间液积聚,这是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其次是由于继发性血容量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醛固酮和抗利尿素分泌增多,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导致钠水潴留,这也是产生水肿的重要因素。
15、肾病综合征水肿严重、少尿、无尿时
- A:无盐饮食
- B:低盐饮食
- C:蛋白质摄入
- D:普通饮食
- E:高蛋白饮食
答 案:
16、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
- A: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 B:ADH分泌减少
- C: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 E:血容量下降
答 案:
17、肾病综合征产生水肿的原因是()
- A: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
-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 D: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E:淋巴回流受阻
答 案:
18、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
-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 C:分泌减少
- D:血容量下降
- E: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答 案:
19、肾病综合征患儿水肿的治疗,下列哪项不妥()
- A:对激素治疗敏感的病例一般无需用利尿剂
- B:血浆或无盐白蛋白的利尿效果好,可反复使用
- C:一般水肿时可采用低盐饮食,不宜长期禁盐
- D:严重水肿时应该严格限制水、盐入量
- E:使用静脉注射利尿剂时,应注意有无血容量不足存在,防止发生休克和诱发血栓
答 案:
20、患儿,3岁,患肾病综合征,现阴囊皮肤高度水肿。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 A:绝对卧床休息
- B:严格控制食物入量
- C:给予高蛋白饮食
- D:保持床单清洁
- E:用丁字带托起阴囊,并保持干爽
答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