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25年05月17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辅警协警 2025-05-17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5月17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非法处置扣押、査封、冻结财物的行为,非法处置的对象仅限于司法机关査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但不包括行政执法机关査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答 案:错

2、公安机关作出交通管制规定,应当向公众公布。

答 案:对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与其权利义务不产生直接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本条用概括的方式确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其中的行为标准包括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的部分抽象行政行为也可以附带审查,但该具体行政行为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表明该行政行为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行为,故本题说法正确。

4、对没有犯罪事实的或者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

答 案:对

5、某市局机关女民警李某下班回家路上听见有人在呼叫“有人抢劫”,由于已经下班,李某可以不履行职责。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6、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迎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

答 案:错

7、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根据《刑法》的规定,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答 案:错

解 析:犯罪的客观方面主要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和因果关系,犯罪故意和过失是对犯罪主观方面的分类。

8、招客拉嫖的行为人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

答 案:对

单选题

1、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答 案:A

2、治安案件调解应遵循合法、公正、()、及时、注重教育和疏导原则。

答 案:B

3、甲对乙称,如果乙不去殴打丙,就将杀害乙的妻儿。乙无奈,将丙殴打致轻微伤,后被公安民警查获。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 案:B

4、提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第十条第一款规定,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所以该题选A。

5、关于采取技术侦察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 案:D

6、对于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和涉嫌犯罪情节清楚的案件,可采取的命名方式为( )。

答 案:A

7、对于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必要时可以进行()。

答 案:A

8、 公民张某,因贩卖毒品罪被公诉机关提起公诉,在法庭审理阶段,张某想着罪行过重迟早会被判死刑,于是便趁机自杀身亡,此案应( )。

答 案:D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1条第1款规定:“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九)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能够确认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因此,D项正确

多选题

1、犯罪既遂的种类()。

答 案:ABCD

2、行人行走的基本要求包括()。

答 案:ABCD

3、 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的有( )。

答 案:ABCD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九)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A项、D项中仅辱骂、手抓嘴咬情形,远不及危害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情形,不能使用警械,更不能使用武器,当选。B项中盘问时嫌疑人拔腿就跑但不属于携带危险物品拘捕、逃跑,不足以使用武器,当选。C项治安调解时双方相互斗殴,可先警告,经警告后,可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但不足以使用武器,当选。

4、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有以下哪些权利?()

答 案:AC

5、 下列诉讼权利中,不属于行政诉讼主体所共有的权利包括( )。

答 案:ABC

解 析:本题考查行政法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出题人设置的拉分题。行政诉讼又称“民告官”,行政诉讼主体包括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和行政相关人。《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1款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由此可知,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不具有起诉权;第14条至第24条对行政诉讼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分别作出了规定,因此,行政诉讼主体并不享有选择管辖权;第56条第1款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据此,申请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也不属于行政主体共有;第85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本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由此可知,行政诉讼主体均具有上诉权;第10条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权贯穿于行政诉讼的始终,是每一个行政诉讼主体都享有的权利。

6、某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行政案件中,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有()

答 案:ABD

7、 行政诉讼的参加人包括( )。

答 案:ABDE

解 析:行政诉讼中诉讼参加人主要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表人、诉讼代理人等。人民法院作为审判组织,不属于行政诉讼参加人,因此,A项、B项、D项、E项正确。

8、 下列关于辩护人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有( )。

答 案:AB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人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5条第2款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担任辩护人:(一)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处于缓刑、假释考验期间的人;(二)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三)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五)人民陪审员;(六)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七)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前款第四项至第七项规定的人员,如果是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由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的,可以准许。

主观题

1、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2、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

4、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5、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有()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

6、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 案:审判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我要跟贴
    取消